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十四烷基硫酸鈉(sodium tetradecyl sulfate)是一種陰離子的表面活性劑。1946年Reiner將十四烷基硫酸鈉作為泡沫硬化劑用于硬化淺表性靜脈曲張及毛細血管擴張的治療,由此將其引入到靜脈擴張的治療中,自1950年以來被廣泛使用。
將氯磺酸與無水乙醚充分混合,控溫下,滴加7-乙基-2-甲基-4-十一醇20g 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液,滴加結束,反應2小時。使7-乙基-2-甲基-4-十一醇充分磺化,滴加10%NaOH溶液,將PH調節至堿性,攪拌抽濾,用乙酸乙酯萃取水相,合并乙酸乙酯相,無水Na2SO4干燥過夜。抽濾,濾液濃縮至粘稠。向上述粘稠液中加入純化水,混勻后,以正己烷連續萃取3次,萃取結 束,下層分出,減壓濃縮有機溶劑。以純化水稀釋均勻,向稀釋液中加入活性炭,攪拌20分鐘,抽濾,濾液進冷凍干燥箱干燥小時,得十四烷基硫酸鈉成品24g,產率82%,單雜小于0.1%,總雜小于0.1%。
注射液:
量取700ml注射用水,加入5g無水磷酸氫二鈉,攪拌溶解,量取30ml苯甲醇加入到 溶液中攪拌溶解,測混合體系pH=8.42,再稱取12g十四烷基硫酸鈉加入到上述藥液中攪拌使分散,用5.2ml磷酸二氫鈉溶液(0.5mol/l)調節藥液pH至7.57。用注射用水將上述藥液定 容至1000ml,復測pH值7.64。過濾,灌裝
十四烷基硫酸鈉以其療效高和副作用小的優點使硬化劑注射治療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肝臟是機體內最容易發生損傷的器官之一,當肝臟受損傷后常伴隨大量出血,導致個體發生死亡。其致死率與肝臟損傷程度相關,損傷程度越高,病死率越高。肝臟也是許多腫瘤經常發生轉移的部位,切除病變部位是延長生存周期的主要方法,因此常需外科手術進行肝臟切除,而控制出血是手術醫生所面臨的嚴峻挑戰。究其原因,肝臟擁有非常廣泛的血管網,但卻缺乏平滑肌纖維,其在血管收縮中能提供巨大的作用。因此,當肝臟的完整性被破壞時,常常發生難以控制的嚴重出血。許多方法被嘗試用于治療肝臟損傷出血,局部應用止血藥物就是其中之一。臨床上用于肝臟止血的藥物包括明膠海綿、氧化纖維素、纖維蛋白原等,這些藥物制劑是可吸收的,即它們的作用是可逆的,不能抑制晚期出血,止血后容易復發。因此,亟需一種有效治療肝臟損傷特別是肝臟出血的藥物。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治療肝臟損傷的藥物是可吸收的、不能抑制晚期出血、止血后容易復發等缺陷,CN201910081377.7提供一種十四烷基硫酸鈉在制備治療肝臟損傷的藥物中的應用,特別是治療肝臟出血的藥物中的應用,十四烷基硫酸鈉能夠明顯改善凝血因子水平并達到理想的止血效果。本發明主要通過以下技術手段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十四烷基硫酸鈉在制備治療肝臟損傷的藥物中的應用。本發明中,所述肝臟損傷優選包括開放性損傷和閉合性肝損傷,更優選為肝臟出血。本發明使用由十四烷基硫酸鈉制備的十四烷基硫酸鈉注射液進行實驗后發現,在多種體外試驗系統的研究中證實十四烷基硫酸鈉注射液的止血作用是不可逆的,能夠減少止血后的復發,具有很好的止血療效,并且十四烷基硫酸鈉可直接應用于組織,有著良好的組織安全性與相容性。
CN201510308648.X公開了一種聚丙烯改性涂料及其制備方法,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計的原料:聚丙烯100~130份、氯化橡膠60~90份、二氧化鈦20~50份、鄰苯二甲酸二異癸酯40~70份、乙烯基丁醚15~55份、十二烷基硫酸鈉45~75份、十四烷基硫酸鈉30~70份、雙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10~20份、聚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5~25份。其制備方法:將各組分混合均勻,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鈉、十四烷基硫酸鈉、雙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聚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混合均勻。本發明的硬度適中。
[1] CN201510253142.3 一種十四烷基硫酸鈉的合成方法
[2] CN201510333589.1 一種十四烷基硫酸鈉注射液及其制備方法
[3] CN201910081377.7 十四烷基硫酸鈉在制備治療肝臟損傷的藥物中的應用
[4]CN201510308648.X聚丙烯改性涂料及其制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