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萘啶酮酸又稱萘啶狄克酸或溫吐曼龍,白色至淡黃色結晶性粉末,無臭,無味。熔點229~ 230℃,難溶于氯仿、醇、水、乙醚,系抗菌劑,用于治療革蘭氏陰性細菌所致的尿道感染,是喹諾酮類第一代抗菌藥代表。由2-氨基-5-甲基吡啶與原甲酸乙酯及丙二酸二乙酯縮合成N-(2-甲基-5-氨基吡啶) 甲叉丙二酸二乙酯,經環合、水解得到7-甲基-1,8-萘啶-4-羥基- 3-羧酸,再用溴乙烷進行N-烷基化并異構制取。其作用機制是抑制細菌的DNA促旋酶、干擾DNA的合成,從而抑制生長期細菌的繁殖。抗菌譜窄,對多數G-桿菌有效,但對銅綠假單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無效;對G+細菌和厭氧菌均無效。口服用。可治療由大腸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和變形桿菌(Proteus spp)等引起的尿路感染。細菌易對本品產生耐藥性。
cn201510316647報道了將萘啶酮酸用于制備一種沙門氏菌、單增李斯特菌和副溶血弧菌復合增菌的選擇性培養基。本發明的培養基能夠同時對目標菌沙門氏菌、副溶血弧菌和單增李斯特菌進行復合增菌并抑制其他非目標菌,且對處于亞致死狀態的目標菌抑制作用小,使亞致死狀態的目標菌也能進行增菌,增菌效果好;本發明提供的培養基制備方法操作簡單,效率高。
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為:一種沙門氏菌、單增李斯特菌和副溶血弧菌復合增菌的選擇性培養基,按重量份數計包括如下組分:胰蛋白胨15-20份,蛋白胨2-4份,氯化鈉8-12份,磷酸二氫鈉2-3份,葡萄糖2-3份,甘露醇2-3份,七葉苷0.01-0.03份,檸檬酸鈉0.5-1.5份,脫脂奶粉4-6份,滅菌蒸餾水1000 份,1mol/l的氫氧化鉀溶液0.1-1份,1mol/l的鹽酸溶液0.1-1份,亞碲酸鉀溶液0.8-1.2份,吖啶黃溶液0.8-1.2份,萘啶酮酸溶液0.8-1.2份。所述亞碲酸鉀溶液由0.00005份亞碲酸鉀和10份滅菌蒸餾水組成;所述吖啶黃溶液由0.1份吖啶黃和10份滅菌蒸餾水組成;所述萘啶酮酸溶液由0.01份萘啶酮酸和10份濃 度為0.05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組成。
在本發明的培養基中,以沙門氏菌、單增李斯特菌和副溶血弧菌為目標菌,胰蛋白 胨、蛋白胨、氯化鈉和磷酸二氫鈉作為基礎培養基為菌類提供營養源。葡萄糖、甘露醇作為生長促進劑,能夠促進菌類生長。脫脂奶粉作為復蘇促進劑,能夠促進處于亞致死狀態的目標菌復蘇。檸檬酸鈉作為目標菌可以利用的碳源,而其對于其他眾多菌類則無法被利用。七葉苷、亞碲酸鉀溶液、吖啶黃溶液和萘啶酮酸溶液是作為抑制劑,它們具有選擇性的抑制作用,對目標菌的抑制作用較小,對其他眾多菌類的抑制效果較強。
本發明的培養基能夠同時對目標菌沙門氏菌、副溶血弧菌和單增李斯特菌進行復合增菌并抑制其他非目標菌,且對處于亞致死狀態的目標菌抑制作用小,使亞致死狀態的目標菌也能進行增菌,增菌效果好。本發明提供的培養基制備方法操作簡單,效率高,效果好。
cn201210058230.4提供了一種選擇性培養幽門螺旋桿菌的混合抑菌劑,以解決幽門螺桿菌培養生長條件要求苛刻,培養過程繁瑣、培養技術要求高,雜菌生長多的問題。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選擇性培養幽門螺旋桿菌的混合抑菌劑制備方法。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選擇性培養幽門螺旋桿菌的混合抑菌劑,其配方組成為:萬古霉素3~50 mg/l,萘啶酮酸5~10.0 mg/l,tmp3~5.0 mg/l,兩性霉素1~2.0 mg/1, nisin 8~10 mg/1。進一步,所述選擇性培養幽門螺旋桿菌的混合抑菌劑的制備方法,主要包括下列步驟:
1)培養基的配制:
培養基配方:930 ml/l腦心浸液培養基,80 ml/l胎牛血清,1.0 g/lβ?cd,0.04 g/l ttc(四氮唑紅),ph 7.2?7.4;
1.1)按上述配方配制好培養基,裝入500 ml錐形瓶(300ml/瓶),用封口膜將瓶口封緊,121℃ 高壓消毒15~30 min,待高壓鍋壓力降至0后,取出培養瓶,自然冷卻;
1.2)解凍綿羊血,56℃、30 min滅活補體(為防止多次開啟,可用小瓶分裝成10 ml小包裝于?2o℃保存備用);
1.3)將步驟1.1)冷卻至40℃左右的上述培養基倒入無菌培養皿中,加入預先配制好的選擇性抗生素 (萬古霉素3?50 mg/l,萘啶酮酸5?10.0 mg/l,tmp3?5.0 mg/l,兩性霉素1?2.0 mg/1, nisin 8?10 mg/1)和步驟1.2)解凍的綿羊血(8%~10%)(ml/100ml,體積分數);再將該無菌培養皿放置15~30 min,自然凝固后盡快封閉培養基,為防止污染,瓶口開啟時間盡可能短。;
2)細菌接種與培養:
2.1)用吸管吸取0.1ml hp菌懸液,滴于步驟1.3)的固體培養基上,用l形棒涂開;
2.2)將步驟2.1)已接種好的培養皿放入厭氧培養罐,蓋緊頂口,使用氣體發生袋;或采用抽氣換氣法,將培養罐內氣壓抽至0或接近0,立即沖入混合氣體(5% o2,10% co2 ,85% n2 ),沖混合氣體的速度不能太快,以免雜菌充入污染,側口處塞一滅菌棉花團,可防止污染;
2.3)將步驟2.2)培養罐置于37℃ 恒溫箱中培養,72 h后觀察菌落生長情況;hp生長的最佳濕度>9o%,為保證培養基的濕度,可在培養罐中放入裝有適量水的小燒杯,以維持培養基濕度;
3)細菌的保存:
選取對數生長期(一般為培養48h)的hp進行保存;用接種環刮取培養菌于保存液中,調整細菌濃度(1×108~1×109cfu/ml),保存液基質為腦心浸液和100%甘油;將菌液分裝至0.5 ml ep管中,每管0.2~0.3 ml,置?7o℃或液氮中保存。
相比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i、本發明制備以兩性霉素b、萘啶酮酸、萬古霉素、tmp及nisin的混合抑菌劑,在培養基中加入混合抑菌劑不但能減少枯草桿菌、革蘭陽性球菌、霉菌等雜菌的污染,同時又能提供hp生長所需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抑制雜菌生長。
ii、本發明抑菌劑與現有文獻資料的抑菌劑相比,加入nisin后明顯提高了抑菌效果:a、兩性霉素1?2.0 mg/1、萬古霉素3?50 mg/l、萘啶酮酸5?10 mg/l 、tmp3?5.0 mg/l、多粘菌素b 5?10 mg/l,有雜菌生長,抑制雜菌效果不明顯;b、兩性霉素1?2.0 mg/1、萬古霉素3?50 mg/l、萘啶酮酸5?10.0 mg/l、tmp3?5.0 mg/l、nisin 5?10 mg/1,無雜菌生長,抑制效果明顯。
[1] 微生物學詞典
[2] cn201510316647.x一種沙門氏菌、單增李斯特菌和副溶血弧菌復合增菌的選擇性培養基及其制備方法
[3] cn201210058230.4選擇性培養幽門螺旋桿菌的混合抑菌劑及其制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