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對試劑和設備要求不高的Boc保護基是有機合成中的常客。基于Boc對酸的敏感性和對堿的穩定性,脫保護一般在酸性條件下進行,堿性和中性脫Boc的案例很少。
如果底物對酸敏感,不能采用酸性條件脫保護,路線設計過程就應選擇其他保護基,避免研究后期的煩惱。如果必須面臨這種情況,叔丁醇鈉(鉀)可能會幫你擺脫煩惱。
2003年,輝瑞研發人員發表了一篇文章,叔丁醇鈉在四氫呋喃體系中,可以脫除有活潑氫的N的Boc保護基,機理如下圖1。
圖1:來源Tetrahedron Letters
叔丁醇鈉脫質子后,離去叔丁醇負離子后形成異氰酸酯中間態,有水存在下產生亞穩態氨基甲酸,釋放二氧化碳后,高收率的完成下圖2中化合物的脫保護反應:
圖2:來源Tetrahedron Letters
叔丁醇鉀(鈉)脫Boc的反應,工藝上很少用,但有助于工藝優化過程的雜質譜分析。相關雜質譜研究見鏈接:
叔丁醇鉀撞上Boc:BocNHR的甲基化雜質譜
其他如氫氧化鈉水溶液,碳酸鉀水溶液等堿性脫除Boc的條件,基本都是堿性環境下水解酰胺機理。
記得剛工作那幾年,QQ群討論一個脫Cbz的反應,嘗試了很多氫化脫除和HBr脫除條件,都沒有搞定,結果氫氧化物水溶液輕松搞定,走的就是堿性環境下水解酰胺路徑。
有機合成,最直觀的就是酸性,堿性,中性環境下的反應,特征反應不行時不能局限于官能團。
Deprotection of a primary Boc group under basic conditions
Tetrahedron Letters 45 (2004) 905–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