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概述】
水飛薊素(silymarin)是從水飛薊種子中提取的一種新型黃酮類化合物,是一種淡黃色粉末狀物質,主要成分有水飛薊賓(silybin)、異水飛薊賓(isosilybin)、水飛薊寧(silydianin)、水飛薊亭(silychristin)等。其中,以水飛薊賓含量最高,活性也最強。它具有保肝、降血脂、抗氧化、防止糖尿病、保護心肌、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腫瘤等生理作用。廣泛用于治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損傷。
【來源及植物形態】
水飛薊為菊科水飛薊屬,1-2年生草本,植株高約100-150cm。莖直立,分枝多。根塊狀,多須根葉片長30-50cm,互生、無柄,呈蓮座狀,葉緣鋸齒有硬刺,葉面有光澤,葉面有白色斑紋、背面生白色絨毛,可供觀賞頭狀花序呈球形,直徑4-6cm,苞片數約30片,多為淡紫色,頂生或腋生,質硬有長刺。花絲管狀、紫紅色或白色,兩性,花藥合生瘦果種子為長橢圓形,兩側扁平,頂端突出,長7mm,寬3-4mm,成熟后暗棕色或黑褐色,表面有縱紋,每個花序中含種子40-60粒;根系發達,主根長40-80cm;花期6-7月,果期7-9月。 水飛薊適應性強,耐寒、耐高溫,對土壤環境要求不嚴,可在沙質土壤、鹽堿地、荒灘、路邊、地頭種植,如圖1所示。
圖1為水飛薊素
【化學成分】
1.黃酮類化合物 水飛薊種子中含有大量的黃酮類化合物,主要為水飛薊素。水飛薊素是水飛薊賓(Silybin)、聚水飛薊賓(Silybinomer)、水飛薊亭(Silychristin)、水飛薊寧(Silydianin)等化合物的總稱。其中,以水飛薊賓含量最高。1975年,竹本常松等從水飛薊種子中獲得了除上述水飛薊賓異構體外,還有兩種新的黃酮醇木脂體。經紅外、紫外、核磁等分析,確定結構為2,3-脫氫水飛薊亭和2,3-脫氫水飛薊賓。此外,還含有槲皮素、水飛木質靈、水飛木寧、黃烷木脂體、5,7-二羥基色酮、多羥基苯并二氫吡喃-4-酮(polyhydroxyphenylchromanone)。 2.水飛薊油 水飛薊果實中含油約26%,其中含亞油酸46.46%,亞麻酸2.46%。而從印度引種所產水飛薊果實中分離出了肉豆蔻酸、棕櫚酸、硬脂酸、油酸;但地處北非的國家埃及產水飛薊還分離出了花生酸、山崳酸(二十二烷酸)等。埃及水飛薊果實中含油量為34.0%,其中非皂化部分占2.7%,主要為β-谷甾醇。 3.其他化學成分 除了從水飛薊果實中主要產出的黃酮類化合物和水飛薊油外, 水飛薊的根中含有 12 種聚乙炔化合物和一種聚烯烴, 還含有甜菜堿等生物堿。
【理化性質】
水飛薊素中的主要物質水飛薊賓為含1分子水的晶體,熔點167℃,180℃分解。水飛薊賓溶于丙酮、乙酸乙酯、甲醇、乙醇,微溶于氯仿,不溶于水。水飛薊素在水中的溶解度為0.0401mg/mL。
【藥理作用】
1.保肝作用 水飛薊素對于由四氛化碳、半乳糖胺、醇類和其他肝毒素造成的肝損害具有保護作用。水飛薊素保肝作用的機制可歸結為以下幾點:
(1)對肝細胞膜的保護作用 水飛薊素可通過杭脂質過氧化反應維持細胞膜的流動性保護肝細胞膜還能阻斷真菌毒素鬼筆毒環肽(phalloidine)和α-鵝膏革堿(α-amanitine)等與肝細胞膜上特異受體的結合,抑制其對肝細胞膜的攻擊及跨膜轉運,中斷其肝腸循環,增強肝細胞膜對多種損害因素的抵抗力。
(2)促進肝細胞的修復和再生 水飛薊素進入肝細胞后可與雌二醇受體結合并激活,活化的受體可增強肝細胞核內RNA聚合酶Ⅰ的活性,使核糖體RNA轉錄增強,胞漿內核糖體數目增多,促進酶及結構蛋白等的合成,并間接促進細胞DNA的合成,有利于肝細胞的修復和再生。這種作用可見于受損傷的肝細胞及部分切除的剩余肝細胞中,而未見于正常的肝細胞及多種惡性腫瘤細胞。
(3)抗肝纖維化作用 肝纖維化是指肝臟內彌漫性細胞外基質(特別是膠原)的過渡沉積。近年的研究表明,肝臟星狀細胞(HSC)激活是肝纖維化的中心環節。HSC的激活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是多種細胞、氧化應激、細胞因子和生長因子等復雜作用的結果。國內外研究證實,水飛薊素通過抗氧化和直接抑制各種細胞因子對HSC的激活實現抗纖維化作用。
2.降血脂作用 水飛薊油含有大量的亞油酸、亞麻酸,屬多不飽和脂肪酸,能促使腸道中膽固醇的氧化,能降低血脂,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可以顯著降低外源性高脂血癥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還有降低血漿膽固醇和治療高血壓的作用。
3.抗氧化延緩衰老作用 水飛薊素能通過消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及5-脂氧酶活性來降低被損傷腦組織中丙二醛(MDA)及白三烯含量,升高超氧化歧化酶(SOD)含量。
4.防止糖尿病作用 SM抑制肝勻漿中MDA和AGE生成作用,即增強脂質過氧化物清除和防止AGE形成能力,故SM可用于預防糖尿病并發癥。 5.保護心肌作用 水飛薊賓可以減輕缺氧、缺糖的心肌細胞的損傷,并可部分對抗異丙腎上腺素加重缺氧、缺糖心肌細胞的損傷作用。水飛薊賓對cox-sackie.B
5病毒感染培養的心肌細胞有明顯保護作用,可以提高DNA的合成率,降低受感染細胞培養液中病毒滴度。水飛薊賓能顯著降低結扎后的心肌梗死范圍并可預防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發生。
6.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水飛薊素能明顯降低血小板粘附率。
7.抗腫瘤作用 各種活性氧能氧化鳥嘌呤形成8-羥基鳥嘌呤,造成DNA損傷,進而引起腫瘤,應用抗氧化劑,特別是自由基清除劑可以防止這一過程的發生。水飛薊素作為一個有效的抗自由基物質也顯示了預防和治療惡性腫瘤的作用。
8.抗炎作用 在對角叉菜膠引起的急性炎癥與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腫脹模型藥理試驗中,水飛薊素都起到了抑制作用。水飛薊素中以含量最高的水飛薊賓抗炎活性最強。另外水飛薊素可抑制1L-1β產生和預防敗血癥。
9.防治新腦血管疾病 通過抑制脂質過氧化,消除氧自由基等活性,水飛薊賓可降低損傷腦組織的白三烯和丙二醛的含量,升高SOD含量。
10.保護腦缺血 水飛薊素具有保護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對腦缺血的沙土鼠予以水飛薊賓后,其腦皮層水腫現象減輕,ATP酶活性提高。
【測定方法】
1.分光光度法 2005版藥典之前收載的水飛薊素原料藥國家標準主要采用的是分光光度法(比色法),以水飛薊賓間接測定水飛薊素的含量。主要是加甲醇溶解,加2、4-二硝基苯肼溶液,檢測波長490nm下測定。部頒及國家標準中收載的益肝靈片和膠囊分別采用加甲醇超聲處理,濾過,在288nm下,以水飛薊賓計測定水飛薊素的含量。
2.薄層掃描法 使用CS-9301薄層掃描儀,以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2:1:0.5)展開,展距約13cm,對肝寧片中洋委陵菜、球果紫堇、水飛薊素進行了鑒別,有較理想的分離效果。
3.高效液相色譜法 (1)藥材及制劑 2005版藥典規定了水飛薊素含量測定的HPLC方法,流動相采用甲醇:水:冰醋酸(48:52:1),檢測波長287nm。 (2)生物樣品 一種大鼠血漿中水飛薊賓濃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色譜條件:流動相為乙腈-甲醇-磷酸二氫鹽緩沖液(體積比為24:24:50,pH5),檢測波長為288nm。
【應用】
廣泛用于治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損傷。
【主要參考資料】
[1]劉洪玲.水飛薊素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08(07):23-25.
[2]李曦. 水飛薊素浸取純化工藝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7.
[3]于躍. 水飛薊素抑菌活性成分及其機理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