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扁桃苷(Amygdalin,源自希臘語“扁桃”?μυγδ?ληamygdálē),又名苦杏仁苷,是許多植物中發現的一種有毒的氰苷,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存在于杏、苦杏仁、蘋果、桃及梅子等植物的種子中。其是1803年皮埃爾-讓-洛比克與A. F. Boutron-Charlard從扁桃的種子中分離出的一種糖苷。李比希與維勒于1830年研究了這一物質。扁桃苷也存在于其他的李屬植物,包括杏和黑櫻桃中,也存在于枇杷的葉、果和核里。恩斯特·T·克雷布斯(Ernst T. Krebs)曾將這一物質命名為“維生素B17”,并認為可以治療癌癥,但隨后的研究證明這一物質并不具有上述功效。學界也不認為苦杏仁苷是一種維生素,因為苦杏仁苷并不符合維生素的定義。
扁桃苷的提取,可用扁桃或杏仁在乙醇中加熱,之后蒸發溶劑并添加乙醚,即可得到細小的白色扁桃苷晶體。李比希和沃勒發現扁桃苷分解時生成三種產物:糖類、苯甲醛和氫氰酸。之后的研究表明,硫酸催化下扁桃苷分解成葡萄糖,苯甲醛和氫氰酸,而鹽酸使之分解為扁桃酸,D-葡萄糖和氨。
在酶的催化下扁桃苷有兩種分解:麥芽糖酶使之部分分解,生成D-葡萄糖與扁桃腈葡糖苷(C6H5CH(CN)O·C6H11O5),一種苯乙腈葡糖苷的同分異構體。扁桃酶則可使之分解為苯甲醛、氰化物和兩分子葡萄糖。這一反應出現在苦扁桃中,導致苦扁桃中通常含有自由的苯甲醛與氰化物。
苦杏仁苷可特異性地抑制阿脲所致血糖升高,作用強度與血液中苦杏仁苷濃度有關。苦杏仁苷還具有抗凝血作用。小鼠熱板法和醋酸扭體法證實苦杏仁苷有鎮痛作用且無耐受性;苦杏仁苷15mg/只,35mg/只給小鼠肌注,可明顯促進有絲分裂原對小鼠脾臟T淋巴細胞的增殖。將大鼠鼠腦右額顳葉快速冰凍切片進行細胞色素氧化酶孵育染色,染色系統通過顯微電視圖像測量系統觀察,數據經微機處理,結果表明苦杏仁苷有明顯提高腦缺血狀態下細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的作用。
苦杏仁苷在最佳濃度范圍和作用時間內能提高人腎成纖維細胞(KFB)分泌的I型膠原酶活性的作用, 抑制人腎KFB增值和I型膠原的表達,促使人腎KFB凋亡。苦杏仁苷與冬蟲夏草聯合作用與體外原代單層培養得大鼠纖維肝肝細胞,用ELISA方法監測表明苦杏仁苷與冬蟲夏草具有明顯提高大鼠纖維肝肝細胞合成分泌白蛋白的作用。 以99Mtc-植酸鈉注入小鼠或肝組織印片Ag-NOR法觀察苦杏仁苷對小鼠肝細胞吞噬功能或rDNA活化作用的影響,結果表明苦杏仁苷對其吞噬功能及rDNA的活化均有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