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除蟲菊酯是來源于非洲和澳大利亞的常見菊花中的天然殺蟲劑。早在公元前1000年中國人就把菊花的一部分用作殺蟲劑,其殺蟲特性約在1800年首次被確認。從此人類開始研究除蟲菊酯,合成稱為擬除蟲菊酯的人工殺蟲劑(如氯菊酯)然后瘋狂生產。截至2012年1月,美國環保署有超過3500種注冊產品含有除蟲菊酯和擬除蟲菊酯。
錯誤。除蟲菊酯可能會對神經系統產生作用。除蟲菊酯能夠可逆地結合到神經元鈉離子通道,延長傳導時間,因此增強了去極化作用。擬除蟲菊酯對GABA(氨基丁酸)和谷氨酸有拮抗作用,而且比除蟲菊酯的殺蟲作用更有效。這兩種化合物都是經常與其他酶結合使用,確保藥效和延長毒性。
正確。除蟲菊酯實際上是對哺乳動物最安全的殺蟲劑之一,如果在合適的濃度內甚至可以用于貓局部給藥。但除蟲菊酯的攝取過量仍然可以導致中毒跡象,寵物或人吸入除蟲菊酯會導致哮喘癥狀。除了貓以外,擬除蟲菊酯對哺乳動物一般是安全的。世界上最常用的含有擬除蟲菊酯的寵物用殺蟲劑是氯菊酯(permethrin),由葡萄糖醛酸苷結合作用代謝。由于貓科動物肝臟代謝葡糖苷酸效率特別低下,故氯菊酯對貓類有劇毒。
正確。也許你要問,為什么這么復雜?事實是氯菊酯也是安全用于貓的,但只能在0.05-0.1%的濃度時,而時下很多犬用氯菊酯產品的濃度是45-65%。不幸的是,貓可以通過很多途徑接觸到可產生毒性的擬除蟲菊酯。不小心使用其他寵物劑量的藥物及故意使用更便宜的其他寵物藥物都是常見原因。寵物誤食殺蟲劑是一個問題,或接觸到家里的另一寵物的殺蟲劑也是另一種常見接觸原因。可悲的是,有時即使一切都做得正確,有些動物會對除蟲菊酯或擬除蟲菊酯天生更敏感,即使嚴格按照指示,使用這些藥物時也可能產生毒性。
正確。每個人都聽說過這些產品對貓的毒性,但不要忘了,貓并不是處于危險之中的唯一動物。除蟲菊酯/擬除蟲菊酯毒性在小型犬中比較明顯。中毒的典型癥狀包括嘔吐、流涎、震顫,共濟失調和抽搐發作,但并不是所有的反應都是神經癥狀。除了以上癥狀,皮膚病變也有記錄。特征是局部或大面積的瘙癢,偶見皮膚紅斑或自殘使皮膚脫落。正如前面提到的,吸入這些產品隨后還可能表現出呼吸道癥狀。各種形式的除蟲菊酯和擬除蟲菊酯對魚都是劇毒,所以確保寵物主人分清這些產品,控制好任何放入魚缸的東西。沒人想知道是這種行為導致了他們珍貴的龍魚死亡,因為這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面對除蟲菊酯中毒后病人的痛苦顫抖和/或抽搐,最好的方法是舉起雙手,縮成胎位,等待癥狀過去。
錯誤。事實上,我們有很多的干預手段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一般要處理的第一要務是充分控制震顫或抽搐發作以允許我們采取后續治療方法。控制擬除蟲菊酯中毒震顫的最好方法是靜脈注射美索巴莫,但最安全的還是通過靜脈導管輸入,因為有震顫或抽搐的癥狀,這可能不是那么容易。這種病例有一個大致的基本治療過程,美索巴莫開始劑量是50-100mg/kg靜脈注射,根據需要重復給藥,每天劑量最多330mg/kg。安定不能完全控制震顫,且不會持續很長時間,但單次靜脈注射或直腸給藥(0.5mg/kg)有助于插管。一旦我們開始控制震顫,迅速遮蓋住靜脈導管并用類似洗潔精的溫和洗滌劑給動物洗澡,以去除盡可能多的毒素。避免更換任何未經清洗和可能殘留毒素的項圈或背帶。靜脈輸液很快就會開始保護腎臟使其免受即將流經的肌紅蛋白帶來的損傷。如果震顫或抽搐很難治,可能需要苯巴比妥,異丙酚或吸入麻醉劑來控制這些癥狀。療程變化取決于中毒量和個體敏感性,從12-48小時不等。
除蟲菊酯/擬除蟲菊酯中毒產生的皮膚反應治療類似于其他的過敏反應。
正確。對于任何過敏反應,抗組胺藥和類固醇在治療毒素皮膚反應非常有用。除了這些傳統治療,這些患者也將受益于用溫和洗滌劑來洗澡。避免更換受污染的項圈或安全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