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別嘌醇是一個幾近“家喻戶曉”的降尿酸治療藥物。因為“出名”,所以謠言多,人群認知誤區大,要樹立正確認識和輸入正確知識就越難。
醫生最關注的別嘌醇用藥安全問題是皮膚型藥物不良反應(SCAR),典型的是Stevens-Johnson綜合征(SJS)/中毒性皮膚壞死癥(TEN),雖然發生率不高(0.1-0.4%),但是一旦發生,致死率極高。
研究發現,SJS/TEN的發生,與攜帶HLA-B*5801基因相關,不論是亞裔還是非亞裔人群,攜帶HLA-B*5801者,發生SJS/TEN的風險均顯著升高。
事實上,這種致死性的SCAR并不是不可以預防的。規范的推薦,在治療決策中決定要使用別嘌醇前,一定要完善HLA-B*5801基因檢測,如正常,可以使用,如異常,絕對禁止使用——HLA-B*5801基因是別嘌醇用藥的安全信號燈。
不過需要強調的是,HLA-B*5801基因也不是萬無一失的,少數HLA-B*5801基因正常患者使用別嘌醇過程,也會出現過敏的情況。因此,別嘌醇用藥過程,叮囑患者一旦出現瘙癢、皮疹等過敏情況,及時反饋醫生,是非常重要的。
少部分人使用別嘌醇會存在胃腸道不良反應,如惡性(1.3%)、嘔吐(1.2%),但隨著用藥慢慢身體都可以適應。
民眾更擔心的是藥物是不是“傷肝”、“傷腎”,實際上,別嘌醇發生肝腎功能損害的風險僅為1.2%,并且用藥過程,如果按要求定期監測肝腎功能,一般較少發生嚴重不可逆的肝腎功能損害。相對而言,可監測,較安全。
需要提出的是,別嘌醇的以上潛在不良反應,大多呈現劑量相關性,即用藥劑量越大,風險越高。因此,關于別嘌醇應用,共識性的知識是應該從小劑量起始逐漸加量。英國BSR的推薦是別嘌醇應該從小劑量50-100mg(半片到一片)起用,每4周增加100mg,直到達到目標血尿酸值(300/360μmol/L),并且每日使用的最高劑量不得超過900mg(在中國,我們罕用到如此高劑量)。